返回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黄子澄出的主意,多印大明宝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黄狗儿远远朝朱允炆母子俩走来。

    吕氏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待黄狗儿说完后,吕氏又塞了些钱给他。

    等黄狗儿离开,才又快步回到神情落寞的朱允炆身边。

    她面露喜色。

    “孩儿,咱的机会来了!”

    朱允炆神情呆滞,不解道。

    “娘,什么机会?”

    吕氏微微一笑。

    “你皇爷爷此刻正为了钱发愁呢,待会儿你便去学堂跟夫子们商议一番,看看如何能替你皇爷爷排忧解难。”

    “若你皇爷爷知道你心系天下,定会开心的。”

    朱允炆呆呆道。

    “可……这钱财的事,既然连皇爷爷都解决不了,我又怎的能解决?”

    吕氏道。

    “娘只是让你去跟夫子们商议,不论结果如何,你皇爷爷知道你有这份心就行!”

    朱允炆点头。

    “孩儿明白娘的意思了!”

    吕氏摸了摸朱允炆的头,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

    “明白就好,不要让娘失望,去吧。”

    “是!”

    给吕氏行过礼后,朱允炆便径直去了学堂。

    学堂里书声朗朗,黄子澄和齐泰见皇孙来了,老远便跑出去迎接。

    “参见皇孙殿下!”

    黄子澄和齐泰对皇孙朱允炆的喜爱,从他们脸上如沐春风的表情就能看出。

    这副面孔,简直跟他们见着其他皇子板着的脸,大相径庭。

    “允炆见过两位老师!”

    朱允炆回完礼,道。

    “在二位老师面前,没有殿下,只有学生朱允炆!”

    朱允炆这般举动,让两个读书人顿时心生暖意。

    朱允炆早就知道,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赢得臣子们的认可和支持。

    况且,现在是大明征战北元的关键时刻,尤为注重内政和民生建设。

    所以拉拢这些读书人的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先前听闻黄老师被贼子所伤,允炆甚是担忧,眼下可有好些?”

    黄子澄欣慰道。

    “多谢皇孙关心,臣好多了。”

    一回想起那给自己头上套箩筐,还打了自己的贼子,黄子澄便恨得牙痒痒。

    朱允炆点了点头。

    “吾听闻皇爷爷最近常因国库空虚而忧心,今日来寻二位,便是想与二位商议一番聚财之策,也好为皇爷爷分忧。”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一眼,肃穆道。

    “皇孙兼怀天下,实乃大明之幸也!”

    朱允炆拱手行礼。

    “有二位老师相辅,实为允炆之幸!”

    黄子澄眼神坚毅。

    “皇孙请!”

    黄子澄和齐泰对朱允炆也是尽心尽力。

    一整个上午,三人都在学堂苦思冥想何以聚财。

    眼下大明宝钞刚在市场有了一定的流通性,且刊印量也不多,若是加大宝钞的刊印,或许能解此困。

    这条见解,顿时让学堂内充满了好一阵赞叹声。

    虽不知是谁提出的,但朱允炆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对两位老师行礼道别后,便匆匆赶回了东宫。

    见朱元璋今日一大早便满面忧愁,朱小宝笑问道。

    “老爷子可是又在为钱发愁?”

    朱元璋抬眸看了朱小宝一眼。

    “怎的又被你猜中了咱的心思?”

    朱小宝道。

    “自蓝玉大将军出征那日起,国库便每日都得耗费无数钱财、粮饷供养大军,况且国库本就空虚,如此一来,朝廷不缺钱才怪!”

    朱元璋叹气。

    “若只是这些,朝廷倒还能供得起。”

    “可最近暴雨不断,导致淮河发水,又有安南土司作乱,这些事儿堆在一起,就难了!”

    朱小宝开口安慰。

    “您也别过于忧虑了,我让马三宝备点儿下酒菜,陪你喝点儿。”

    很快,马三宝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下酒菜。

    一盘东坡肉,一只叫花鸡,一叠青菜,还有盘花生。

    酒则是老爷子喜欢喝的烈酒。

    朱元璋今日喝了不少,朱小宝知道老爷子心中苦闷,倒也没多劝。

    酒过三巡,朱元璋突然看向朱小宝道。

    “其实陛下同咱说过,或许多印点大明宝钞,便能丰盈国库,但咱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却又想不明白究竟哪里不对。”

    朱小宝点头道:

    “这事儿确有不妥,朝廷若是就这般随便决策,轻则国家动荡,重则江山不保。”

    嘭!

    随着手中的酒杯落地,朱元璋的酒也醒了大半,他心悸的看向朱小宝。

    “竟有如此严重?你可是看出门道来了?快与咱说说!”

    朱小宝点了点

第46章黄子澄出的主意,多印大明宝钞(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